在這個寒冷的二月,北京冬奧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,奧運健兒們奮勇拼搏,在冰面之上,在雪地之間,為祖國爭得一塊又一塊金牌。人們在為運動員喝彩的同時,也不免對一臺臺高科技設備,一個個現代化場地感到驚艷,感嘆現代科技對運動的卓越貢獻。然而,冬季運動并非現代人的專屬,早在古代,人們就運用智慧征服了雪山冰地,創造出了古代的冰雪“冰嬉運動”,上演了一出出“冬奧”盛景。
中國隊最近在短道速滑上的表現十分強勢,前有中國五健兒通力合作豪取混合2000米接力金牌,后有任子威經歷波折拿下男子1000米冠軍。而在古代,古人們滑冰的場面更為熱鬧宏大。清代時,“搶等”運動是一項熱門的冰上體育運動。人們把一條直鐵條嵌于木鞋底部,并穿著這種木冰鞋在冰上競速,幾乎可以算是一種早期的速度滑冰了。而“搶等”名字的由來,則要說到“大閱冰鞋”這一盛大的軍中項目。清朝的八旗冰鞋營是一只主要用于高寒地帶作戰的特種部隊,每年的大閱冰鞋活動就是由這支部隊的八旗兵來完成——所有八旗兵在皇帝所坐的拖床三里外排列站定,待禮炮一響,所有人全力滑向皇帝所在處行禮,并按到達順序分等次獲得獎賞,因此稱為“搶等”。
在奧運健兒拼搏的同時,吳京也受邀成為了世界冰球大使,在賽場之外又為中國冰雪運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正巧清朝時也有另一項和冰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冰嬉運動——搶球。這項運動里球員分為兩個十人隊伍,穿著特殊的雙齒木冰鞋,以手搶球,或自行突圍,或傳球隊友,最終將球投入對方球門得分,比賽時間內得分多的一方獲勝。搶球既考驗速度,又有身體的碰撞,對參賽者的身體協調性和強健程度有很高的要求,故而是軍中一種強身健體、增加軍力的運動,也難怪乾隆皇帝曾說“冰嬉雖戲意詰武”。
而把“武”之一字發揮到極致的,則是古代專有的“轉龍射球”運動。正如其名所示,這項運動里的隊伍形似盤龍,而核心內容就是“較射”。在“轉龍射球”中,參賽者每兩人一組,一人負旗在前,一人持弓在后。每位射箭者有三支箭,要射中分別位于場地中間、遠處和皇帝臥床前的三座旌門上的天球。此項運動十分考驗參賽者的滑冰水平,又要求參賽者有高超的射箭水準,故而是清朝時的重點考察項目。每到比賽之時,百人滑冰,大秀箭法,更時不時從天球中飛出鴿子,場面熱烈壯觀,觀賞性極佳。也正因如此,“轉龍射球”在冰嬉相關的畫作中經常占據中間位置,其地位和熱度不言而喻。
除了這三項運動,其實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冰上活動,有觀賞性極強的冰上技巧——在冰上表演倒立、舉橦、武術、雜技等,堪稱高難度花滑;有女性酷愛的冰槎運動——用竹竿撐著木筏在冰上滑行,風馳電掣,巾幗不讓須眉;有皇帝專享的拖冰床——冰床外圍黃緞,內墊毛氈,外加軟座碳爐,溫暖奢華,乘著冰床游覽美景,好不愜意……古人的“冬奧會”,豐富熱鬧,獨有一種與天地同樂,回歸自然的樂趣在其中,古人的勇敢與智慧,讓人驚嘆,讓人折服。
(德福林)汕頭市林氏木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,是一家專注于天然緬甸柚木材、緬甸花梨、非洲木材和南美木材的綜合性木材供應商,多年來致力于為各大廠商提供優質木材,堅持 1根也是源頭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