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木建筑,相信大家心中不免浮現出一座座古代建筑物的樣子——滄桑的中式外觀,木質的橫梁立柱,古樸的各色雕花。純木建筑,在許多人心中都被貼上了“古老”“傳統”“落后”的標簽。然而,在大家還沒察覺到的時候,純木建筑已經在世界各地悄然發展,或生根發芽,或傲然綻放,為現代建筑界帶來了新的生機。今天,就讓小德帶你來看幾個現代純木建筑,帶大家感受木的魅力。
首先我們來看位于挪威的米約薩塔(挪威語:Mj?st?rnet)。這是一座于2019年3月竣工,由著名的建筑工作室Voll
Arkitekter設計的多功能建筑,共有18層,總高85.4米,號稱世界最高木結構建筑。米約薩塔以建于米約薩湖湖畔而得名,內含酒店、餐廳、公寓、辦公等多種區域,甚至在一樓還擴展出一個純木結構的游泳館,可謂是建筑界的奇觀。
米約薩塔先由膠合層壓木(CLT)做成各類梁、柱部件,筑成承重結構,再由交叉層壓木構成陽臺、樓梯間和電梯井等結構。當然,為了使這棟建筑更加舒適、安全,米約薩塔最上面的七層樓適當使用了混凝土板,在某些局部連接上也采用了少量非木材料。
第二個木建筑是由Bates Smart建造的25King辦公樓。這座10層樓高的木建筑位于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,分為10層樓共45米高,高度為澳大利亞之最,被贊譽為“澳大利亞商業建筑的前沿代表”。
在建筑內外,清晰可見各種暴露在外的膠合層壓木“V”形柱,通過木質紋理和顏色營造溫暖、自然的辦公環境的同時,還很好地貫徹了低碳環保的理念——據悉,通過將主材換為木材,25King大樓減少了約74%的碳排放和46%的能源消耗。更為不可思議的是,整棟大樓僅僅花了15個月就建成,這再一次展現了木建筑的優勢。
如果說前兩個木建筑運用了木材的特性,那第三個木建筑就在材料的基礎上更進一步,連中國古代的木建筑精髓,榫卯,都使用上了。位于蘇黎世的Tamedia辦公樓出自日本建筑師坂茂之手,不僅用木材作為主材,整棟建筑更是沒用一釘一鉚,完全使用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進行連接、搭建。
在搭建期間,各種相互連接,縱橫交錯的木質部件,旋鈕,插銷一覽無余,遠遠看去,好似一座樂高積木,充滿樂趣。建成之后,雖然外層安裝上了玻璃,將木結構保護在內,但內部依舊隨處可見各類木質結構,行走其中,步步有木材,處處有木色,仿佛置身自然森林,讓人充滿安心、溫馨之感。
如今,隨著環保理念的逐漸普及,人們對于建筑的可持續性要求越來越高。與鋼筋水泥不同,木建筑在拆除后依舊可以回收再利用,也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自然降解,不產生建筑廢料。木建筑,正隨著環保的潮流,逐漸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,以自己獨特的優勢,成為新時代的寵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