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七點,清晨的陽光剛剛灑落在上海,宛若簌簌金粉,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。而在靜安區,隨著悠揚的鐘聲,一座古樸的寺廟打開山門,迎接虔誠的香客。這里就是靜安寺,一座歷經近千年,見證了上海桑田變幻的古剎寺廟。今天,就讓德福林小編帶大家來參觀上海靜安寺,感受一下純柚木結構帶來的東方之美。
上海靜安寺,坐落于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,相傳其原本為建于公元247年的滬讀重元寺,為康僧會所創。公元1216年,由于原址地處江邊,恐有傾塌之危,遂遷至現址,即當時蘆浦沸井浜畔,又在往后的歲月里日漸擴大,才有了如今的規模。如今的靜安寺,已經有山門、鐘樓、鼓樓、牟尼殿、觀音殿、大雄寶殿等多處景點建筑,占地達2.2萬平方米。
在靜安寺中,柚木隨處可見。寺廟山門分為上下兩層。主體為柚木搭建,外貼花崗巖片。一層三座大門均為柚木制,門洞內刻蓮花佛手等圖案,和沉穩牢固的木門相得益彰,靜美中更顯佛心。二層外廊設白玉扶手,內為柚木裝飾,木玉相配,溫潤而又自然。
穿過鐘鼓樓,來到大雄寶殿,這里的柚木內飾更讓人沉醉。寶殿內置46根直徑約80厘米的靜美柚木立柱,直通26米高的銅瓦頂。四面鋪設大片柚木板為墻,門板、窗格、屋檐亦為柚木制造,柚木用料超過3000立方米。環顧大雄寶殿,殿內供奉著一尊純銀佛祖像,殿外白玉雕廊直連整個寺廟,門前廣場中佇立著一尊白銅?;蹖毝?,左右廂房又設立香樟木觀音像和緬甸白玉釋迦牟尼像。多種珍貴材料在緬甸柚木的襯托下,貴重卻不沖突。柚木金黃、沉穩的色澤,華貴而包容,讓多種材質既凸顯自身特色,又融為一體,熠熠生輝。
在大雄寶殿北面,靜安寺法堂也承襲了大殿的柚木結構。法堂分7層,總高約32米。柚木制的屋頂脊吻、挑檐、斗拱上,雕刻著大象、蓮花、法輪等佛教代表性形象,繁復而精美的圖案,閃耀著金燦的光輝,莊重神圣。
上海靜安寺,這座始建于三國時期的寺廟,在緬甸柚木這一經年不腐的珍貴木材的保護下,走過了800年的風雨,目送了無數人來人往,世道滄桑。若有機會,各位小伙伴不妨前往一觀,感受佛教文化,領略柚木之美。關注德福林,看更多和木材相關的知識哦!(德福林)汕頭市林氏木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,坐擁汕頭、緬甸、印度尼西亞三大木材基地,是一家專注于天然緬甸柚木材、種植柚木材、菠蘿格、緬甸花梨、非洲木材和南美木材的綜合性木材供應商
,多年來致力于為各大廠商提供優質木材,堅持1根也是源頭價。